
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迁移巴尔虎、索伦、鄂伦春、达斡尔、厄鲁特等蒙古部屯兵,对呼伦贝尔地区实行“移民戍边”的政策,并兴建呼伦贝尔城,设计呼伦副都统衙门,编制戍边部族五翼十八旗。
截取1732年巴尔虎部落相应国家号召,自兴安岭东南麓一路向西迁徙,移民戍边呼伦贝尔草原的历史截面,复原巴尔虎部落在这个时期的生产生活、风俗文化以及保家卫国的壮阔史诗。

草原1732主题馆功能划分及定位
围绕核心剧情打造人物IP,剧情主要以声光电手段在B区进行展示,同时结合剧情及人物IP在C区打造小型实景演出及实体体验项目。
A区:主要以游客接待和候场功能为主。
B区:以声光电及视频等为核心手段,展示草原1732壮阔史诗。
C区:小型实景演艺(1732剧情的高潮片段)+特色活动体验馆(结合剧情及任务IP的体验,例如射箭馆、博克馆等等)






B区演艺的最后,人们即将来到我们在草原上的部落营地。画中人指向大门方向:“欢迎来到1732!欢迎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欢迎回家!”
大门徐徐开启,亮度反差,空间尺度剧烈变化,雄壮的音乐响起。营地入口早已有迎接宾客的人们,手捧哈达。之后会有人介绍8位核心人物的家,而8位人物也会热情的向远道而来的人们挥手致意。
在C区的中心区域故事还在继续,人们进入部落营地,将观看到萨满祈福仪式,年轻小伙为心爱的姑娘比武,恶狼偷袭营地,参加盛大的巴尔虎婚礼。回到1732,回到巴尔虎部落。

草原1732主题馆运营方案—核心人物(实例)
部落首领:巴尔虎部落首领 强壮果敢 远近闻名的博克手
担当 肩负部族生死 更应做中流地址

智慧 强攻蛮劲不如提纲挈领 直击要害

尊重万物 众生平等 我与骏马皆是草原之子 方能天人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