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晓岚
灯光设计
人物简介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艺术委员会主任。第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和第13届残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

职业简介: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艺术委员会主任。第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和第13届残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现任东方歌舞团一级舞美灯光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灯光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近些年来在多种戏剧、电视晚会及综合大型广场文体活动中担任灯光设计,作品近百台,获奖不计其数,如“文华奖”、“金鹰奖”、“星光奖”、“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等。
 
代表作品: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
2、  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
3、  200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灯光师
4、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
5、  2012年九江大型音舞诗画剧《春江花月夜》灯光总设计师
 
奥运灯光:
沙晓岚北京奥运会无论是开幕式,还是即将到来的闭幕式,还有9月份残奥会的开闭幕式,观众会发现灯光如施了魔法一般,出神入化。
4场演出,灯光截然不同,而设计方案又几乎同时完成,其中,除去开幕式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现场演练外,其他3场尤其是闭幕式,既无地方也无时间排练。于是,沙晓岚只能使出魔法师一般的变换控制才能,在脑海里将4场演出的灯光鲜明地分成4片天地,每一片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手法,相互之间不能串场。
闭幕式灯光设计从思路与开幕式截然分开,全场充满欢快、愉悦的氛围,体现出一种依依不舍、流连忘返的浓浓情感,是惜别之情。
至于残奥会开闭幕式,沙晓岚说,更多需要展现的是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美好的理想,灯光的作用是美景的照耀、意志的烘托和精神的强化。
早在2006年策划时,沙晓岚就考虑,灯光怎么才能与以往奥运会有所区别并可以有所突破。国外的广场演出通常不顾现场,以电视转播为标准,但这次奥运会开闭幕式却要求兼顾现场,现场灯光和转播灯光存在很大矛盾,主要是光比不同,电视要求光比小,现场要求光比高。为了克服这个矛盾,沙晓岚煞费苦心,一次次设计、实验,尽量兼顾双方的灯光效果。
这次奥运会开闭幕式灯光设计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均超过了历届奥运会。利用大型数码投影机多机重叠且多组画面的融合拼接技术,其设备数量之多,技术要求之高,投影面积之大,迄今为止属世界之最。沙晓岚说,正是“鸟巢”给他们提供了投影的先天条件。“这是一个很好的表演平台,有一个跟全世界任何体育场不一样的东西,就是‘碗边’,类似天幕,高14米,长500米。这一圈只要有灯光或是影像,就会非常震撼,好像在电影院里放的电影一样,这也适合总导演发挥他的强项。”“鸟巢”配备了各种电脑灯近3000台,全方位、立体化地满足了灯光艺术照明、艺术造型的需要。特别是使用了140余台大功率数码投影设备,使活动影像、视频影像灵活地出现在表演区、大型道具和体育场结构沿口立面,营造了灯光的“多维”效果。
为了4场盛会,沙晓岚组织了十几个班子,大约220多人。令沙晓岚欣慰的是,他们的每次设计都是一次通过,各方满意。尽管所需的灯光设备远远超过以前的奥运会,但花费却又低于很多届。沙晓岚说,这都是出自供应商的贡献。他们为奥运会提供的各项出租设备,从不讨价还价,不求赚钱,每次都以奥运会的预算为限,还专门为奥运会大量进口所需要的各类设施。
灯光工作非常辛苦。灯光设计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大家经常通宵工作,白天睡觉,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沙晓岚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团队,根本不用动员,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自发的。灯光工作人员在太阳底下安装两个多月,合成之后再连续熬100多个通宵,没有一声怨言。其中,最辛苦的要数那些在“鸟巢”夹层里面工作的人,14米高的膜结构,里面像桑拿房一样,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
“我为有这样的团队而骄傲!”沙晓岚激动地说。